武夷科学


  • 我国新珠蚧属及其一新种描记(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汤祊德

    本文评定新珠蚧属在我国已存在 3种 :即乌黑新珠蚧 Neomargarodes niger(Green,1912 ) ,野菊新珠蚧 N .chondrillae Arch.1935(=N .gossypii Yang,1979,n.syn.)及记录一新种 ,名为瓜类新珠蚧 N .cucurbitae,n.sp.,文末附一分种检索表。

    2000年00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北部大漠地带的胭珠蚧资源(同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汤祊德

    本文总结了胭珠蚧属 Porphyrophora Brandt et Ratz.(1933)国内外研究成果 ,发现已记录之 P.ningxiana Yang (1979)和 P.xinjiangana Yang (1979)为 P.sophorae (Arch.,1935)之新异名 ;另新记录 2种 :即 P.polonica(L.,1758)和 P.ussuriensis Borchs.(194 9)及评定 P.yamenica Yang (1979)为 P.hirsutissima(Hall,192 4 )之新异名

    2000年00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温州茶园螨类名录

    苏国崇,林坚贞,朱永明,张艳璇,胡丹,季洁

    本文报道温州地区茶园益害螨种类 ,隶属于 8科 16属 ,2 7种。其中植食性螨类 4科 7属 7种 ,食菌性螨类 1科 2属 5种 ,捕食性螨类 4科 7属 15种

    2000年00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春蜓科两新种记述(蜻蜓目:春蜓科)

    周文豹,李自忠

    文内记述刀青蜓属一新种 ,贵州刀春蜓 Scalmogomphus guizhouensis sp.nov;环尾春蜓属一新种 ,小环尾春蜓 L amelligomphus parvulus sp.nov。模式标本均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

    2000年00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东树跗线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跗线螨科)

    林坚贞,许长藩,钟召中

    本文报道树跗线螨属一新种 :橄榄树跗线螨 Dendroptus olea sp.nov.,标本采自广东省汕头市饶平橄榄树 Canarium album(L our.) Raeusch叶片上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2000年00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斯捷蝽属新种记述(半翅目:捷蝽科)

    任树芝

    该文记述捷蝽科 (Velocipedidae) 3新种 ,即杜斯捷蝽 ,新种 Scotomedesdoesburgi sp.nov.、广西斯捷蝽 ,新种 Scotomedes guangxiensis sp.nov.、云南斯捷蝽 Scotomedes yunnanensis sp.nov.

    2000年00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南方地区龟蝽新属新种记述

    任树芝

    记述了采自我国南方地林区的龟蝽 ,经鉴定建立了 1新属 (叶龟蝽属 ,新属 Phyllomegacopta Ren,gen. nov.) ,3新种 (考奔叶龟蝽 ,新种 ,Phyllomegacopta cobbeni Ren,sp. nov.,福建叶龟蝽 ,新种Phyllomegacopta fujianensis Ren,sp. nov.及陇瑞豆龟蝽 ,新种 Megacopta longruiana Ren,sp. nov.)。另外有一个种的新组合 :巨叶龟蝽 Phyllomegacopta majuscula (Hsiao et Jen) comb. nov. (=Megacop tamajuscula Hsiao et Jen)。本文还包括一个新同物异名 (月圆龟蝽 Cop tosoma lunata Ren =刺盾圆龟蝽Cop tosoma lasciva Bergroth ) .附 :叶龟蝽属 ,新属 Phyllomegacopta Ren,=刺盾圆龟蝽 Coptosoma lascivaBergroth) .种检索表及五种特征图 (图 1- 4 2 )。模式种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天津

    2000年00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木通科植物修订

    王国良,李振宇,覃海宁

    本文对福建木通科 (L ardizabalaceae)植物分类进行修定。确认福建有 4属、12种。文中附有分种检索表

    2000年00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跳甲亚科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吴焰玉

    1996 - 1997年 ,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五个样点 ,对跳甲亚科 (Alticinae)昆虫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 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MA)、Shannon- 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 (H′)、Pielou的均匀度指数 (Jsw) ,计算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 ,不同样点、不同月份、不同海拔高度 ,跳甲亚科 (Alticinae)昆虫群落的物种数 (S)、丰富度指数 (DMA)、多样性指数值 (H′)、均匀度值 (Jsw)均有明显差异。

    2000年00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调查

    林丽玲,郭晨,杨生华

    据笔者 1996~ 1997年福建省主要烟区的烟田调查与采集 ,经整理鉴定得知计有食蚜蝇 2亚科、13属、16种。本文初次报导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 ,且对其中的优势种进行详细描述

    2000年00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杀虫剂和生态因子对桨角蚜小蜂的影响

    傅建炜,郑琼华,刘波,黄建

    本文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桨角蚜小蜂蛹和成虫的杀伤力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 ,在选择的 10种药剂中 ,菊酯类农药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 ,扑虱灵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小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不同 ,蛹分别在 2 3- 30℃、75- 85%RH、光照 14L :10 D条件下羽化率最高

    2000年00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仿真农药喷雾实验系统的研制及其在荔枝蝽卵平腹小蜂上的应用初报

    赵怀玲,赵景玮,刘依华

    根据生产的需要 ,研制实用仿真农药喷雾实验系统 ,配以一定数量的大功率人工设备 ,并以几种典型的常用农药为例 ,探讨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在仿真喷雾条件下死亡率与农药田间使用浓度的再稀释浓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模拟田间实际喷药情况 ,并在较短的实验周期内得到规律性很强的农药对昆虫、特别是对如寄生蜂般微小体形的昆虫的毒效变化情况资料 ,从而建立定量农药实验程序 ,为生产实践提供定量的指导性依据

    2000年00期 6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不同药剂防治菜蚜的试验

    陈云平

    本试验选用 5种不同药剂防治菜蚜 ,结果表明 :1 0 %一遍净 (吡虫啉 )可湿粉对菜蚜的防治效果最好 ,持效期最长 ;快灵 3 0 %可溶性粉防效次之一 ,但持效期比一遍净短。 1 8%杀虫双水剂从药后第 4天开始 ,防效逐渐升高 ,持效期与一遍净相当。 40 %乐果乳油和 2 0 %杀灭菌酯乳油对菜蚜的防治效果不理想

    2000年00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复配药剂防治龙眼枝梢害虫试验

    占志雄,陈元洪,郑琼华,黄玉清,林仁魁,蔡慧娟,付冬姬,林建存

    本文进行六种复配药剂对龙眼枝梢害虫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防治龙眼亥麦蛾及细蛾的效果良好 ;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50 %快啉 WP对荔枝蝽的防效较好 ;76 .7%吡·单 WP、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可较好地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的低龄若虫

    2000年00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毒死蜱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张再福,朱建华,陈红梅,张华庭,陈国顺

    本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对黑翅土白蚁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 ,且以前者为主。使用相同浓度的毒死蜱和氯丹分别处理土壤后 ,前者比后者有更强烈的致死速度 ,但驱避作用不如氯丹。文中探讨了毒死蜱用于防治林木白蚁的可行性

    2000年00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陈德兰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2000年00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体色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张建亮,吴国星,赵景玮

    本文研究了不同体色桃蚜 (红、绿 )对四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 2 5℃ ,14L:10 D,7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 ,红、绿桃蚜对杀虫双的 L C50 分别为 4 0 7.4 ppm和 2 80 .4 ppm对灭多威的 LC50 分别为 2 55.1ppm和154.9ppm,对乐果的 L C50 分别为 6 4 5.6 ppm和 4 4 6 .7ppm ,对灭扫利的 L C50 分别为 2 13.7ppm和 2 95.1ppm。但从回归方程 y=a+ bx的 b值来看 ,红、绿型桃蚜对杀虫双和灭多威的 b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对乐果与灭扫利的 b值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将对桃蚜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000年00期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草坪草害及其化学防除

    杨国华,黄全能,谢瑞霞,关雄

    调查表明 ,厦门市公园草坪杂草有 6 5种 ,分属 2 1科 ,其中重要杂草有马唐 Digitaria sanguinlis(L.) Scop、蟋蟀草 Elensine indica(L.) Gaertn、水蜈蚣 Kyllinga cororata(L.) Druce、夏飘拂草 Fimbristylisaestivalis(Retz.) Vahl,主要杂草有 6科 ,14种。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 ,立克除 4 0 g/ 6 6 7m2、除草通 150 ml/6 6 7m2 、精稳杀得 30 ml/ 6 6 7m2 、苯达松 10 0 ml+除草通 10 0 ml/ 6 6 7m2 、苯达松 150 ml+精稳杀得 2 0 ml/ 6 6 7m2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较佳 ,株防效达 80 %以上 ,鲜重防效达 90 %以上 ;使它隆 50 ml/ 6 6 7m2 防除阔叶杂草的效果最佳 ,株防效为 93.4 % ,鲜重防效达 97.6 % ;各处理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均不够理想 ,最高的乙·苄30 g/ 6 6 7m2 两个只 6 7.7%和 73.7% ;对三类杂草的综合防效以苯达松 10 0 ml+除草通 10 0 ml/ 6 6 7m2 和乙·苄 30 g/ 6 6 7m2 较好。各处理对草坪的影响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其中苯达松最小 ,精稳杀得最大

    2000年00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研究综述

    付志坚,陈建新,付丽君

    白僵菌隶属半知菌亚门 ( Deutero - mycotina)丝孢纲 ( 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 Moniliaceae)白僵菌属 ( Beauveria) ,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种虫生真菌。根据野外调查越冬昆虫发现 ,因白僵菌致病而死的昆虫 ,占真菌致病总数的 2 1% ,它可寄生 15个目149个科的 70 0多种昆虫及蜱螨类 ,是一种广谱虫生菌。白僵菌致病力强 ,杀虫谱广 ,对温血动物无害且容易培养 ,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关于白僵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国外已有较多的报道 :,分别对白僵菌的杀虫机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但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就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研究作一简单的综述

    2000年00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1 ]
  • 建宁杉奕刺蛾蛹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蒋捷,梁光红,黄斌,林玉蕊

    本文运用扩散型指标法测定了建宁杉奕刺蛾 (Phlossa jianningana Yang et Jiang)蛹在杉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 ,其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根据 Iwao线性回归关系 ,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m* =0 .3935+ 1.4 0 2 x,属于聚集分布。运用 Iwao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参数计算出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的理论抽样数 ,并列出了序抽样分析表。

    2000年00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明林区杉木病害调查研究

    朱建华,张再福,陈红梅

    在三明林区 ,杉木病害有 2 2种 ,病原 2 9种 ,真菌性病害占主导地位。人工杉木纯林发病率高且重于混交林 ,以叶部病害和枝干病害为两大主要病害类群。杉木炭疽病危害最大 ,远远超过其余种类病害。近期 ,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主要取决于人工杉木纯林的增加幅度和经营措施

    2000年00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寄生效应的研究

    郭莹

    在田间和室内一定的空间内挂卵卡 ,各种密度的卵卡数量不同 ,但每种密度的总卵粒数相同。研究平腹小蜂的寄生效应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的寄生效应与卵粒数无显著相关 ,对寄主卵的寄生是随机行为

    2000年00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质粒消除选育苏云金杆菌杀虫菌株

    邱思鑫,吴永先,关雄

    利用 4 2℃高温及其与 SDS复合消除质粒法处理本室分离保存的 80 10、WB2、WB3、WB6 4菌株 ,利用小菜蛾对突变株进行生测筛选 ,获得一高毒力菌株 TS16 ,其小于 2 Kb的质粒带丢失 ,6 .6 Kb的质粒带明显变淡 ,毒力比原菌株提高 50 %左右。室内摇瓶培养基的筛选表明 ,其发酵产孢量主要受 C、N源影响 ,无机盐影响较小

    2000年00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福建枇杷主要虫害种类及其防治研究

    陈元洪,郑琼华,黄玉清,占志雄,陈福如

    本文记述我省枇杷 4 0余种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提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2000年00期 127-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杉木云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巫秋善,张金发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杉木云毛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其估计区间 ;结果表明 ,杉木云毛虫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2000年00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竹丰产培育基地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陈清林

    本项目通过毛竹林进行丰产培育技术示范 ,侧重对山地综合开发中竹业投入产出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对山地毛竹实施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集约经营 ,科学管理 ,经济效益明显 ,值得推广借鉴。

    2000年00期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竹尖胸沫蝉若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陈清林,程保,陈顺立,林小媛

    竹尖胸沫蝉若虫空间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 ;聚集度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 :若虫是聚集分布 ;经测定M* =1.2 751+ 1.4 6 86 x,属于聚集分布。并用刀切法对 M* 进行了估计和检验测定为聚集分布

    2000年00期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EXCEL进行农业生物统计分析

    余月萍,郑明辉

    农业生物统计分析是农业生产、科研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田间试验数据的分析后可得出科学的结论 ,揭示事物的原有规律。如果采用手工处理 ,既费时又费力 ,又可能造成差错 ,特别是大型数据。利用 MicrosoftExcel中文专业版进行适宜的数据统计分析 ,就可大大提高统计效果 ,使农业技术人员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2000年00期 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桃蚜研究新进展

    张建亮,赵景玮,吴国星

    本文从桃蚜的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的酶学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三个方面对桃蚜的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不同体色的桃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桃蚜的抗药性主要是由羧酸酯酶 E4扩增引起的。但是乙酰胆碱酯酶的不敏感性也增加了桃蚜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在分子水平上 ,桃蚜的抗性机制主要是酯酶基因的扩增。同时对这些扩增的酯酶基因的遗传方式也有一些研究。

    2000年00期 16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吴焰玉,汪家社,金昌善,吕兆平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了介绍。该项目收集了包括社会经济状况资料、气候资料、自然资源、物种名录等属性数据和包括等高线与高程点、林业基本图、植被图、水系、道路交通等 15种图形的图形数据 ,利用 VIEWGIS3.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通过数字化仪 ,把图形数据输入计算机 ,并对这些数字化图形进行编辑 ,与属性数据进行联结。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0年00期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鹤类保护现状

    杨兆芬,王岐山

    本文综述了中国当前的鹤类保护工作。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鹤类数量分布调查及生态学研究等 ,对重要的鹤类栖息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就地保护工作。饲养单位鹤类的种类及数量较 80年代迅速增多 ,人工授精技术进展顺利 ,并开始野化放飞 ,易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履行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和宣传贯彻野生动物的保护法 ,已使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视野扩大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0年00期 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苏铁(Cycas revoluta)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傅瑞树

    苏铁 (Cycas revoluta Thunb)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 ,随着国家对苏铁的重视 ,近几年苏铁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苏铁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地位 ,苏铁在种子植物进化中的位置 ,苏铁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苏铁繁殖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2000年00期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栀子色素原料干燥及提取速率的探讨

    谢晓琼,刘丽红,甘纯玑

    栀子色素是我国主要的天然食用色素品种之一。本文探讨了栀子果实状态和处理条件对干燥速度的影响。以及提取条件对提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切瓣干燥有利于栀子果实快速干燥 ,干燥原料提取速率略高于新鲜原料 ,30 % - 50 %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 ,有利于提高提取速率 ,提取剂倍率不会明显影响提取速率。

    2000年00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诱导防御的空间和时间效应

    尤民生,侯有明,魏辉,李志胜

    植食性昆虫取食诱导植物产生的防御作用具有空间和时间效应。有的植物被害后 ,不仅被害部位受影响 ,而且会诱发同一植株的未被害部位改变其理化特性和防御水平 ;有的植物被害后 ,不仅本身会受到影响 ,其诱导防御作用可能通过信息交流而传递到邻近的植株 ;有的植物被害后 ,不仅会影响当前的生长发育及其它特性 ,其诱导防御作用有可能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甚至影响到后代的防御水平 ;有的植物被害后 ,不仅会影响现有的器官和组织 ,其诱导防御作用可能影响到再生的器官和组织。

    2000年00期 195-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寄主植物比较

    戴小华,尤民生,付丽君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寄主植物都十分广泛 ,两者的寄主范围既有重叠 ,也有差异。如在福州郊区 ,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有 2 0科 58属 85种 (含变种 ) ,南美斑潜蝇的寄主植物有 2 0科 5属 73种 (含变种 ) ;4 6种为它们共同的寄主植物。而且两种斑潜蝇对寄主植物的嗜好性也有所不同

    2000年00期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血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肖义军,张秋金,金雅平

    本文报道了原尾蜥虎外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 Wright氏染料染色 ,原尾蜥虎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类血细胞 :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 ,还可见到较多的幼稚红细胞。原尾蜥虎血细胞的一大特点是嗜碱性粒细胞较多 (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10 % ) ,这可以为研究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动物模型

    2000年00期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木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的自然筛选及应用研究

    林庆源

    本研究通过对林间采集的天然木毒蛾僵虫蛹进行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纯化 ,选取 12个典型单孢菌株在马铃薯虫尸琼脂培养基上的表现性状以及与不同菌株的室内外毒力测定试验比较 ,从中筛选出 Bm1-1、Bm2 - 7、Bm3- 3三个木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 ,并将最具优良品质的 Bm1- 1菌株进行大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防治示范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00年00期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南方花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张金发,陈顺立,巫秋善

    南方花天牛是杉木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 2年发生 1代。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 3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属的 1个品系对南方花天牛幼虫试验 ,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 1号为最佳品系 ,Steinernema feltiaeBeijing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 10 0 0条线虫剂量 ,采用注射法或塑料海绵塞孔法防治效果均可达77.78%以上。应用 80 %敌敌畏 10 - 2 0倍液注射蛀孔 ,也有良好效果

    2000年00期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