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凡;谢俊捷;黄建;吴珑;
本文比较了福建与台湾蝴蝶物种的多样性。研究表明,目前福建记载有蝴蝶种类11科515种,台湾记载有蝴蝶种类5科(含11科种类)408种。其中,福建和台湾共有的蝴蝶种类254种,分别占福建蝴蝶种类的49.32%和台湾蝴蝶种类的62.25%;福建分布而台湾未见的蝴蝶种类261种,占福建蝴蝶种类的50.68%;台湾分布而福建未见的蝴蝶种类155种,占台湾蝴蝶种类的37.99%。福建与台湾蝴蝶种类的分布差异约在40-50%。
2015年00期 v.31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Hassan GHAHARI;
本文研究了伊朗Semnan省的姬蜂科昆虫区系,采集和鉴定了Alomyinae亚科(1种)、Anomaloninae亚科(1种)、Cremastinae亚科(1种)、Cryptinae亚科(5种)、Ctenopelmatinae亚科(2种)、Ichneumoninae亚科(5种)、Phuridinae亚科(1种)、Tersilochinae亚科(1种)和Tryphoninae亚科(4种)的21种。
2015年00期 v.31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坚贞;代万安;吕宙;杨杰;张艳璇;陈霞;孙莉;斋藤裕;马立名;
本文简要回顾西藏自由生活革螨研究概况,报道西藏和四川的革螨共18科30属48种,其中西藏自治区分布新记录37种,四川省分布新纪录3种。
2015年00期 v.31 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Najmeh SAMIN;Hamid SAKENIN;
天牛(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树木和灌木最重要的害虫。本文记录了伊朗北部Golestan省的天牛种类,总计采集和鉴定了5亚科(Aseminae,Cerambycinae,Lamiinae,Lepturinae和Prioninae)30种天牛。
2015年00期 v.31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凡;罗群荣;林春穆;张春根;
本文记述福建灰蝶科Lycaenidae(鳞翅目Lepidoptera)一新记录属,铁灰蝶属Teratozephyrus Sibatani,1946,及一新记录种,皮铁灰蝶Teratozephyrus picquenardi(Oberthur,1914)。该属标本由作者参加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采集队,在福建省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内采获。
2015年00期 v.3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assan GHAHARI;Neveen S.GADALLAH;
本文记述了伊朗西北部West Azarbaijan省的切叶蜂科昆虫种类。总计记述8属(Anthidium Fabricius,Chelostoma Latreille,Coelioxys Latreille,Heriades Spinola,Hoplitis Klug,Lithurgus Berthold,Megachile Latreille和Osmia Panzer)25种,其中2种Megachile(Creightonella)albisecta(KIug,1817)和Megachile(Chalicodoma)parietina(Geoffroy,1785)为伊朗分布新记录。
2015年00期 v.31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坚贞;张艳璇;陈霞;孙莉;斋藤裕;马立名;
对牙买加手绥螨Cheiroseius jamaicensis Evans et Hyatt,1960,尼泊尔手绥螨Cheiroseius nepalensis Evans et Hyatt,1960和帕尔巴特手绥螨Cheiroseius parbatensis Evans et Hyatt,1960作了再描述,并对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别。
2015年00期 v.3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Najmeh SAMIN;Hamid SAKENIN;Apisit THIPAKSORN;
本文报道了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Arasbaran生物圈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蜻蜓目(Odonata)昆虫种类,共采集和鉴定了8科(Aeshnidae,Calopterygidae,Coenagrionidae,Cordulegastridae,Euphaeidae,Gomphidae,Libellulidae和Platycnemididae)15属26种蜻蜓。
2015年00期 v.31 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坚贞;白学礼;张艳璇;陈霞;孙莉;斎藤裕;马立名;
根据中国标本对美洲寄螨Parasitus americanus Berlese,1888进行再描述,并报道其在中国的分布。
2015年00期 v.3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炜;史梦竹;李建宇;郑丽祯;赵鑫;王婷;林莲珠;
莲草直胸跳甲是空心莲子草的专食性天敌。本实验利用经除草剂使它隆、草甘膦和2,4-D二甲胺盐处理过的空心莲子草饲喂莲草直胸跳甲,采用呼吸测定仪测试莲草直胸跳甲的呼吸代谢中CO_2变化量。研究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取食经除草剂处理过的空心莲子草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的呼吸影响最大,而20%使它隆乳油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呼吸的影响较小;通过雌雄分别测定,发现除草剂20%使它隆乳油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雄成虫的呼吸代谢影响较大,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对莲草直胸跳甲雌成虫的影响较大。说明3种除草剂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呼吸代谢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20%使它隆乳油和86%2,4-D二甲胺盐水剂可与莲草直胸跳甲在空心莲子草的综合防控中协调应用。
2015年00期 v.31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俊涛;刘长明;顾钢;
烟蚜作为烟蚜茧蜂人工大量繁殖的寄主,目前还以烟草为主要的寄主植物,但烟株的培育颇为费时,直接影响到繁蜂效率和成本。为了探明在生产上能替代烟草的繁蚜植物,以油菜、萝卜、白菜、烟草和茄子为寄主连续饲养3代烟蚜,分析和比较了烟蚜在不同寄主上各代种群数量的变化及产蚜量差异。结果表明,各代烟蚜的存活率以油菜饲养的最低,萝卜和白菜饲养的烟蚜的产蚜量多于烟草饲养的。因此,白菜和萝卜可以作为繁殖烟蚜的合适寄主,在较短时间内可繁殖出较多的烟蚜。
2015年00期 v.31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叶淦;方大琳;王联德;
测定了3株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的代谢粗提物(toxin_(V3450)、toxin_(Vp28)、toxin_(Vl6063))对烟草两种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和烟蚜Myzus persicae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3株菌株的代谢粗提物对烟粉虱3龄若虫和烟蚜无翅母蚜均具有较强杀虫活性,3株菌株的代谢粗提物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LC_(50)分别为0.11%、0.23%和0.18%;对烟蚜的LC_(50)分别为0.14%、0.35%和0.29%。表明V3450菌株的代谢粗提物对烟粉虱3龄若虫和烟蚜的杀虫活性最强,Vp28菌株的代谢粗提物toxin_(Vp28)的杀虫活性次之,Vl6063菌株的代谢粗提物toxin_(Vl6063)杀虫活性最弱。
2015年00期 v.31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水兴;方大琳;黄龙法;兰文生;林勇文;王联德;
松材线虫枯死木的处理是用塑料薄膜密封,并用磷化铝熏蒸。而经过熏蒸处理后的枯死木死否仍会受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的侵染,成为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滋生地,这点鲜有报道。我们以松材线虫入侵的林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熏蒸后的枯死木堆薄膜的损坏情况,并检测松材线虫、松褐天牛的侵染,以及枯死木中磷化氢的残留和伐桩蓝变情况,以深入了解处理过的枯死木是否还受天牛及线虫的侵染。检查发现,由于密封用的薄膜老化破裂之后,熏蒸后的枯死木仍然会受到天牛的侵染,且伐桩中也检测到松材线虫,但伐桩树皮在6个月后就没有磷化氢的残留,而伐桩的蓝变率在20%以上,这说明,枯死木仍然能滋生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
2015年00期 v.31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琼霞;虞赟;黄振;
本文概述了飞机草的基本信息、分类地位与分布,研究了飞机草植株、花序、总苞、瘦果等形态、微形态特征,建立了显微解剖、拍摄、电镜扫描与形态特征描述等相结合的鉴定方法,为对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飞机草传入传播提供依据。
2015年00期 v.31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志鹏;廖富荣;林玲玲;黄蓬英;陈红运;
本文根据FAO/IPPC秘书处制订的有关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出境植物和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要求》(GB/T 20879-2007),对我国进境仙人掌种苗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132种(属),确定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75种,对75种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进一步评估,确定中风险以上的有害生物20种,建议将这20种有害生物作为进境仙人掌种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写入议定书中,并提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2015年00期 v.31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琼霞;于文涛;黄振;
本文阐述了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的基本信息、分布、危害,描述了假臭草植株、花、果、种子的形态特征,为口岸制定检疫性杂草假臭草的检疫鉴定方法,提高疫情检出率,防止其传人、传播、扩散和危害,为口岸快速、准确的检疫鉴定提供资料依据。
2015年00期 v.31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芳;
本文选取一些代表性的蝴蝶邮票,从外型美,变态美,生态美,意象美等四个角度,阐述蝴蝶之美,彰显生态保护的理念。
2015年00期 v.31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竹红;
从加强教学内容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探。通过这些环节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5年00期 v.31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桂萍;叶武光;石旭平;张国彪;贺望兴;游艳红;朱运华;
以茶园常超标农药联苯菊酯为降解对象,采用生物富集、农药驯化等方式从茶园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菌LB-1。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等方法,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菌株LB-1在MSM培养基中呈S型生长,且能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对联苯菊酯显示很强的降解潜能,有望为开发安全、环保的茶叶农药降污剂提供重要的菌株来源,也为其他果蔬农药降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2015年00期 v.31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齐清华;陈宇熹;叶舟;
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PEG2000-硫酸镁双水相体系对螺旋藻粗提液中的藻蓝蛋白和多糖进行分离。分别探讨了PEG2000质量分数、硫酸镁质量分数、离子强度、体系pH及萃取次数对双水相体系萃取藻蓝蛋白与多糖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萃取条件,并考察了螺旋藻的反萃取体系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镁质量分数为14%,PEG质量分数为6%,KCl质量分数为0.5%,体系为p H4.0时,为优化双水相萃取体系。螺旋藻水提液通过双水相萃取,藻蓝蛋白富集于上相,萃取率为93.91%;下相中糖类萃取率为59.58%。收集上相,采用12%PEG,6%硫酸镁的双水相体系对藻蓝蛋白进行反萃取,藻蓝蛋白反萃取率为99.06%。螺旋藻水提液经过PEG2000-硫酸镁双水相体系萃取与反萃取,藻蓝蛋白回收率达92.66%,藻蓝蛋白纯度由0.78提高到2.64。
2015年00期 v.31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燕青;吴承祯;洪伟;陈宇;林思祖;
解磷菌对于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和改良盐碱地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解磷菌的种类及分布、功能针对性解磷菌的筛选、解磷菌的遗传学、解磷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讨论了解磷菌在现代农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开发与应用前景。
2015年00期 v.31 16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0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江沄;孙薇;张煜隆;刘小娟;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香蕉上一种危害严重但又难以防治的病毒。目前只能通过及时铲除染病植株来控制传播,因此快速有效的病毒检测技术是防治BBTV的关键。BBTV为单链环状DNA病毒,本试验采用优化后的DNA提取方法提取感病的香蕉样品的DNA,并用特异性引物对提取产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优化的方法操作方便、用时短,并且提取产物能够用于BBTV快速检测,从而为BBTV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2015年00期 v.31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曦;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七类食品(面粉、红薯、香蕉、青菜、猪肉、墨鱼、奶粉)中痕量Th和U进行了测定。选择了最佳仪器测定参数,并选用铋(Bi)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仪器灵敏度漂移。用硝酸消解样品,ICP-MS可直接测定食品中Th和U,回收率均80%-120%之间,检测低限铀和钍均为0.025 mg/kg。
2015年00期 v.31 176-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琳;
本文建立了茶叶中25种常用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剂,经石墨化炭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0 mm×2.1 mm,2.6μm,100 A)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25种农药在5-2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线性良好。分析目标物添加水平为0.01-0.10 mg/kg时,回收率范围为70%-116%,RSD范围为4.3%-10.8%,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25种农药的定量下限(S/N>10)为0.01 mg/kg。该方法的提取效果好、净化较彻底,灵敏度满足国内外限量标准的要求,适合茶叶中常用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2015年00期 v.31 18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一婷;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豆芽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赤霉酸、对氯苯氧乙酸、咪酰胺)残留的方法。样品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后采用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Qu ECh ERS(PSA+C18)净化。在ESI源下进行正负离子切换扫描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待测物质在1.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离子对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0。方法定量限(S/N=10)赤霉酸为20μg/kg,其余三种均为2.5-5.0μg/kg,方法回收率为81.3%-102.5%。本文提供了质谱中正负离子切换同时检测多个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方法,可满足一针进样同时测定,前处理方法简便,回收率高,可应用于豆芽中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日常检测。
2015年00期 v.31 19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易峰;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多种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加入正己烷作为提取液,经石墨化炭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待测物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上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定量。分析物质在50-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定量离子对的相关系数大于0.99。分析物在添加水平为0.01-0.10 mg/kg时,回收率范围在70.0%-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1.0%,符合残留分析要求。分析物质的定量下限(S/N>10)为0.01 m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内外农药残留监测限量标准要求,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茶叶中痕量农药的残留测定。
2015年00期 v.31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武夷科学》是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新观点、新理论及新成果,同时也刊登综述性文章,或出版专集。读者对象是从事生物、农业、林业、医学卫生、动植物检疫等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行政管理和生产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征稿要求如下:
2015年00期 v.31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